图片
图片
我们的生命是有节律的,中国古人很早就认知到了这一点。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对男女的生命周期规律做了相关的论述,就女性而言,是以七年为一个节点,从“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至“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从十四岁月经初潮到四十九岁绝经,前后差不多三十五的时间是女性的生殖周期。
女性四十九岁前后进入更年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常见的症状有潮热汗、心慌心悸、情绪不稳,腰酸背痛等问题,中医学称为“绝经前后诸证”。
其中临床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潮热汗出的问题,困扰很多更年期的女性朋友。今天分析一例潮热汗出一年的医案,吃了十剂药,症状便大为好转。
患者:女,55岁
主诉:潮热汗出一年
图片
(一诊:2023.9.27)
o 刻证
证:去年开始不定时无诱因潮热汗出,夏天严重,其它季节汗出稍好。睡眠浅,易醒。眼睛稍干,喉咙异物感。胃口可,大便可。关节容易不适(晨僵,服西药后好转),腰痛,怕风怕冷。
舌:偏暗水滑淡红。
脉:沉弦偏缓弱 3.5,心率:60次/分,心下按着条索,血管跳动明显。
o 辩证
阴阳:津液虚。脉沉弦,偏缓弱,心率60次偏慢,津液虚明显。寒热:偏寒。脉上看整体偏寒,平时怕冷,指向偏寒证。表里:半 表。不定时潮热汗出,往来寒热类证,眼干,喉咙异物,也指向半表里;汗出多,腰痛,怕风怕冷,指向表证。虚实:怕风,指向津液虚。
o 分析
从脉上来看患者津液虚还是比较明显的,脉上偏一点阴证,但也不是特别典型,考虑患者煎药的方便,第一次先不用附子。在排病途径上主要是表和半表里,所以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作为基本底方。
o 处方
北柴胡 黄芩 法半夏 桂枝 干姜 牡蛎 甘草片(炒) 大枣 茯苓 陈皮 (5剂)
o 反馈
上药服五剂效果不明显。
图片
(二诊:2023.10.5)
症状基本如前。舌:偏暗 水滑 中间有凹陷。脉:沉弦 偏缓弱 3心率:60o 分析辨证方向上没什么大的问题。患者脉偏弱,心率也偏慢,据患者说心率有时都低于60次,还是需要上炮附子来提振整体的能量。o 处方柴胡 黄芩 桂枝 芍药 干姜 炒附片 甘草片(炒) 大枣 西洋参 麦冬 (5剂)o 反馈药后排便增多,出汗大为缓解,患者说好了八成,后面反馈心率能到65次左右。因患者旅居外地,后面没有继续治疗。图片
o 思考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之前每个月规律地排泄月经到月经不稳定再到逐渐绝经,在生理模式上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类似汽车在换挡时车体的震动,人体要转换模式时能量也会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相应的就会出现一些症状,统称为“绝经前后诸证”。
具体到此案患者的潮热汗出问题,通过八纲辩证分析,津液虚明显,而定时的潮热汗出,可以作为少阳柴胡证“往来寒热”的类证,所以排病途径以表和半表里为主,用了柴胡桂枝汤加炮附子的组合,调方后效果很明显。
值得思考的是第一次跟第二次的方子除了一味炮附子,其他药基本差不多,但效果却差很多,由此也可见炮附子在提振全身的能量上的不可替代性。尤其是在表虚不固,又有偏阴证的汗出不止的情况下,《伤寒论》就是以桂枝加 附子汤作为正治之方。
内经讲“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更年期的妇女很多会有阴血不足的问题,所以治疗更年期的问题,一般会从阴虚论治。但每个个体不一样,也不会照书生病,所以临证时可以参考相关的经验,但不可执着,还是需要回到当下,具体分析,辨证施治。
图片
图片
张万福 医师
志道中医馆坐诊医师,师从古中医明师刘希彦先生。常年研习中医经典,中医知识深厚。兼修中国传统经典、吴派丝弦古琴及传统功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通盈策略-在线股票配资配资网站-本地股票配资公司-国内靠谱股票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